
"生育"---女性無法回避的話題
2023-03-22
處于這個年齡段的我們,每逢過年回家,我們就會是家里最尷尬的人了,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回家后,經(jīng)常被追問這次考試是你們班第幾的是比我們小的,被家里人催著去相親的是比我們大的,那我們就是剩下的不尷不尬的年齡段了。
的確我們的同齡人甚至比我們小的有的已經(jīng)為人父母了,把我們留在了這個尷尬的情景中。每個人的選擇不一樣,當然面對的也不同,選擇了繼續(xù)讀書學習自然也會暫時性的與那些‘凡塵瑣事’隔離,同時,作為一個女性,似乎連這個暫時性的時間都沒有!
一部《生門》紀錄片看得我內心波瀾起伏,甚至有些不可名狀。
紀錄片里我沒有看到以往在熒屏中看到的高端大氣上檔次的醫(yī)院環(huán)境,也沒有看到‘形象氣質俱佳’的患者...我看到了一個個活生生的人,血淋淋的現(xiàn)實。有為醫(yī)藥費愁眉不展的,有為了保住子宮差點丟了性命的,(我第一次真實的隔著屏幕看見醫(yī)生把子宮從那位母親身體中取下來的過程,一個像極了充滿血的袋子,)有在生孩子后胎盤沒有自動娩出,進行了好幾次鉗夾的,有想把孩子生下來,但是卻不得不吃墮胎藥的年輕夫妻...正如托爾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說的,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雖然我沒有結婚,也不敢談及婚姻,但是我依然有做母親的權利,有想成為母親的渴望??赐赀@部紀錄片,我內心五味雜成,我該說點什么呢?說母親的偉大,說女人的辛酸,還是說自己的以后會如何?
有時候和自己女性朋友也談及過這些類似的問題,朋友和男朋友用開玩笑的方式討論生育觀的時候,朋友說以后孩子讓男朋友來生,男朋友回答到可以,我到時候把孩子放在胃里孕育,那個時候我們都哈哈大笑。同樣的問題我也問過我的兩個男性朋友,我問到,要是男的也可以生孩子就好了,一個男性朋友回答道,要是男的可以生孩子,那要你們女的干嘛。這一句話讓我怒火中燒,立即就想懟他,但是我知道這種做法也只能逞口舌之快,起不了任何作用,因為這種觀點代表了目前很多人的想法,很多想法也不是懟回去就能發(fā)生改變的。另外一個朋友是學醫(yī)的,他從醫(yī)學角度回答道,胃里的環(huán)境是酸性的,孩子沒有辦法孕育!我知道,這個問題本身就是違背事實的,但是得到的回答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來人們對于女性生育這件事所持的態(tài)度,大多數(shù)認為女性為男性生育就是天經(jīng)地義的,這種思想已經(jīng)在我們的腦海中根深蒂固。女性生育意愿也可以認為和男性對于女性生育的看法有很大程度上的關聯(lián),女性獨立意識的覺醒加上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女性的這種想法也越來越明顯的顯現(xiàn)出來了。也許這種觀念的存在也是目前選擇不結婚和丁克族人數(shù)增多的其中原因之一。
然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修正)中,第五十一條中,明確規(guī)定,婦女有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生育子女的權利,也有不生育的自由。我把關注點放在后半句,既然法律都表示有婦女有不生育的自由,那么在如此嚴肅,公正的法律面前為何世俗的眼光,觀念卻占據(jù)了上風。
在《生門》這部紀錄片中,將生與死之間的距離到底有多遠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推開那道門,一面是生,另外一面就是死。‘繁衍是人類最大的本能’,在人類社會中繁衍生息是依靠女性的(自然界存在例外),既然依靠女性,那么對于女性生育這件事的看法,是如何變成了女性應該做的呢?歷史是造成這種觀念最大的原因,歷史沒法改變,但是我們作為一個現(xiàn)代人,是否可以將這種觀念想法改變呢?